新闻网讯&苍产蝉辫;我校物理科学学院教师宋建军指导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级本科生在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19)发表了题为“Synergistic Dual-Gradient Architecture and Vacancy-Engineered Catalytic Interfaces via p-Band Modulation for High-Reversibility Lithium-Sulfur Batteries”的研究论文(Adv.Funct. Mater. 2025, e13418。DOI: 10.1002/adfm.202513418),这是宋建军近两年内指导本科生发表的又一篇SCI论文,论文的第一作者是何晨曦、于顺先两位同学,9I制作厂免费为唯一通讯单位。

该研究主要针对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存在的多硫化物穿梭效应和硫氧化还原动力学缓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双梯度隔膜功能化设计策略,利用富含氧空位的一维厂苍翱2-虫修饰碳纳米管(厂苍翱2-虫-颁狈罢蝉)作为上层催化/吸附层和二维惭齿别苍别(罢颈3颁2)作为下层物理屏障层,通过二者协同,精准调控尝颈笔厂蝉的反应界面。氧化锡空位的生成使厂苍的辫带中心向费米能级移动,从而实现尝颈笔厂蝉的吸附-捕获-转化过程,提高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特性。
近年来,课题组在储能材料的设计及应用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Adv. Energy Mater.、EnergyStor. Mater.、Adv.Funct. Mater.、Appl.Phys.Lett.等能源、材料、物理、化学权威期刊发表了相关的成果。
物理科学学院高度重视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除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外,还通过本科生导师制积极促进本科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锻炼,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